如何提高卧式多级离心泵管道效率

首页 I 泵阀技术 I 如何提高卧式多级离心泵管道效率
摘要:管路效率为泵站装置扬程与水泵扬程之比的百分数,它是影响泵站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。管路效率与管长、管径、管材、管路附件的类型和数量、流量,以及安装质量等有关。

管路效率为泵站装置扬程与水泵扬程之比的百分数,它是影响泵站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。管路效率与管长、管径、管材、管路附件的类型和数量、流量,以及安装质量等有关。提高管路的效率,可采取下列措施。

合理确定卧式多级离心泵管道直径:

管路直径的大小又自接影响泵站效率。实践证明,管径过大过小都是不经济的,当管长及流量一定时,管径选的大,则流速小,水头损失小,消耗电能也少,但管路投 资高;若管径选的小,则情况与上述相反。为了减少管路损失,卧式多级离心泵进出水管口径应合理确定管道直径。已投产使用的管径如过小,会使管路水头损失增 加,为了提高管路效率,可考虑按经济管径更换管路。

缩短卧式多级离心泵管路长度:

进出水管的长度应最大限度地缩短。但当水源与出水池之间的地形平坦时,缩短管路必然会增加引渠、进水池及泵房的挖方量或增加出水池和干渠的填方工程,小型泵站平装改斜装,或将水泵落井、半落井安装,管路折线布置改直线布置,可缩短泵房内管道长度,节省弯头,减少水头损失。根据条件提高管路 内壁的光洁度,可减少管路阻力损失。一般高扬程离心泵抽水装置宜以减少沿程阻力为主。

减少管路附件:

管路附件的局部阻力系数很大,引起较大的水头损失,运行时必须消耗大量能量。因此,应尽量减少不必要内管路附件。底 阀在管路附件中阻力系数最大,应取消而代之以其它充水设备和断流设施。据有关资料介绍,底阀的能量损失占水管总能量损失的50%~70%,占进、出水管总 能量损失的10%~50%。泵站扬程越低,底阀能量损失所占的比重则越大。另外,底阀的存在也给运行管理带来许多麻烦,因此,很早就有人提出取消底阀。现 已有部分泵站取消了底阀,改用真空泵充水,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。但在小型抽水装置中,底阀仍然普遍存在,这也是其装置效率较低的原因之一。

为了减少管路进出口的水头损失,可在管路进口加喇叭口。对于斜装管路,可在进口装平削管或特别喇叭管,在管路出口采用扩散管,节能效果显着。

消除”高射炮”式出流:

所谓”高射炮”式出流是卧式多级离心泵出水管口在出水池水面以上自由(喷射)出流。这种出流方式人为地抬高了泵站的实际扬程,水泵的工况点向左上方移动,水 泵的流量减少,效率降低,同时由于出水池的水流紊乱,增加池(厂)内的水头损失和出水建筑物(或构筑物)的长度。为了增大出水量,提高水泵效率,降低能源 单耗,水泵出水管口应装在出水建筑物(或构筑物)水面以下。

已建成的”高射炮”式泵站,可将出口改装成虹吸式出流。为防止停机时出水池中的水倒流,并设有破坏虹吸真空的设施。小型泵站可在虹吸管的上升段相应于出水池 设计水位高程处装一通气管,停机时,由于水在重力作用下迅速下泄,该处形成真空,空气即由此管吸入,虹吸受到破坏。通气管的断面积,一般为出水管断面积的 5~8%。

最新文章

好物推荐

相关文章

浓浆泵的工作原理

简单来说,浓浆泵的工作原理与单螺杆泵类似,也是利用转子与定子的啮合作用来实现介质运输,这就要求客户对自身所需运输介质的有所认识,在明确介质的粘度、颗粒大小、酸毒性等等有了详细参数后才能方便选型。

叶轮泵与螺杆泵的区别

螺杆泵:一种基于阿基米德螺旋泵衍生的容积泵,因其独特的工作原理,可以输运粘稠的类泥浆介质,在负压情况下还能输运气态介质。该泵性能稳定寿命长,和叶轮泵相比较,无需安装阀门,流量更加稳定。

无堵塞排污泵是什么意思

排污泵的使用领域极其广泛,因运输介质往往都含有大量粘稠的固态液体,常会发生堵塞情况,故而不少客户想了解无堵塞排污泵是什么意思,事实上,排污泵型号种类众多,许多性能优异的高效能机泵都可以实现无堵塞完美运输。

计量泵属于什么泵

计量泵属于什么泵?近来常见到类似的疑问,从工作原理和适用场景来说,计量泵可以分为多个种类,比如柱塞泵、隔膜泵、电磁泵等等,但考虑实际用途,本质上是用于精确输运流量的,所以也被称为定量泵,属于容积泵的一种。

计量泵选型需要哪些参数

在了解计量泵选型需要哪些参数这一问题前,要先对自己所需运输的流体有所了解,不同型号的计量泵针对不同性质的介质,建议客户先明确用途,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。

隔膜式计量泵不打压的原因

隔膜式计量泵不打压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,为帮助各位解决实际使用中遇到的问题,我们将介绍几张最常见的故障和原因分析,以供参考。